离退休工作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要求和校党委工作部署,全面加强离退休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时代离退休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为学校事业发展增添正能量。
一、老有所乐
学校高度重视离退休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与娱乐活动,积极支持老年协会开展活动。举办了老同志葫芦丝吹奏学习班、健身舞学习班;太极拳、太极剑、太极舞小组坚持每天早上开展健身活动;坚持老年合唱团的活动;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举行了我校离退休职工门球赛,承办了电子城区老年门球赛,并和西安探矿厂举行了门球友谊赛。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活动平台。举办了离退休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离退休教职工迎新年联欢会、竞技麻将、乒乓球、跳棋、象棋、门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摄影展览,学校党政领导赛云秀、李天太、苏文甫等前往观看,对老同志作品频频点赞。陕西省老龄工作委员会、陕西省养老中心对2018年度全省老龄宣传通联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我校离退休工作处荣获“全省老龄宣传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在省教育厅“抒发改革情共筑中国梦”主题征文中,离退休职工管理处荣获优秀组织奖;张绍槐同志荣获一等奖,曾昭宁、刘遵义荣获二等奖,郑德馨、王家华同志荣获三等奖,李育生、迟云鹏等同志荣获优秀奖。在第二届全省教育系统老干部工作重点课题调研中,杨富民同志的文章《西安石油大学以精准理念服务离退休干部的实践与探索》荣获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2018年10月15日,在“不忘初心跟党走——陕西省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展演”中,我校选送的舞蹈《五彩中国梦》获得二等奖,并荣获了最佳组织奖。我校离退休工作处荣获“2021年度全省教育系统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辛红老师获得全省教育系统老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主题演讲展演三等奖。周红、张英琦、沈雅俐获得全省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书画摄影展三等奖,孟广存、刘学良、于澄洁、胡文娥、贺玲、刘西燕、杨惠玲获得书画摄影展优秀奖。
二、老有所为
学校重视做好老有所为的工作。坚持把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为更好地结合起来,组织和引导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在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推动作用,在构建和谐校园、创建一流大学中发挥参谋作用。
离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们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有些参加学校和院系教学督导组,检查督导教学工作,有些仍然坚持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授课,有些离退休教授积极拓宽渠道争取科研课题,坚持科学研究工作,对青年教师起到很好的传、帮、带的作用,为推动学校教学、科研水平上台阶默默奉献。有一些离退休专家教授在省市相关职能担任咨询专家和特邀研究员,为陕西省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继续发挥作用,受相关部门的到好评。
西安石油大学离退休教授、专家在发挥作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涌现出许多发挥作用工作先进个人和先进事例。
退休教授惠泱河、薛中天、王水泉、王宝清、傅鑫生、马宝岐、张广泰、王遇冬、欧阳克智、何力、孙庆洋、邵兴国、沈金根等一大批老专家活跃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上,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石油工业和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继续奉献余热、发挥作用。
离退休工作处在多次组织专家教授为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进行国内外石油发展前沿学科学术报告、天然气化工学术报告;为大学生进行大庆精神和铁人事迹讲座,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我校离退休工作处在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老专家、老教授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有上百位离退休专家、教授活跃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陕西省教育厅表彰中,第六党支部荣获“全省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王水泉、马长发两位退休老干部获评“全省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杨富民同志获评“全省教育系统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退休教授王水泉同志还获得2020年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表彰他在教育研究、教育课题调研、实验室建设、高等教育评估等方面做出的显著业绩。
三、老有所养
离退休工作处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协同房产和财务部门落实了离休干部住房补贴、医疗补贴的政策宣讲工作,并逐一摸底、及时统计和上报。协助人事处对退休职工的改革性补贴的增加做了政策解释工作,从而使离退休职工改革性补贴问题得到了解决,退休职工比较满意。加大走访慰问力度,开展关心、关怀老同志工作。坚持普遍关心与重点帮助相结合、物质帮困与精神慰藉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加强走访慰问工作,通过上门走访等方式,为离退休老专家、老同志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和人性化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和温暖。学校在“三八”妇女节、“教师节”、“老年节”对广大离退休职工进行了慰问活动,对离休、高龄、孤老、特困、患重病老人的慰问品的发放,坚持安排专人送上门,受到离退休老同志的好评。增强服务意识,全方位做好服务工作。为保证和方便离退休职工假期在活动室活动,离退休处全体工作人员在暑假、寒假、“五一”、“十一”长假期间安排值班,积极为离退休职工做好活动室开放和服务工作。努力做好离退休职工的信访和接待工作,积极帮助离退休职工排忧解难和做好引导解释工作。为提升老同志老同志的获得感,我们维修改造了门球场并举行剪彩仪式。
学校高度重视老有所养工作,为进一步落实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基本待遇,让“老有所养”民生工作做的更好,离退休处积极响应政策,准确了解和掌握离退休人员的生存状况,全面做好离退休教职工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切实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提升退休人员认证服务能力,杜绝养老金虚报冒领现象,确保养老金按时发放。为确保认证工作高效开展,本着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耐心、细致为前来咨询的离退休教职工办理网上认证流程。针对离退休教职工居住分散的现状,在微信群中互相转发告知;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居民,由社保专干采取上门入户的方式进行认证。离退休处走进西安曲江老年服务中心、西安滨河荣华养老服务中心(荣华·清荷园)、康复得疗养院看望慰问在其中居住的我校退休老同志,并进行参观调研。询问老同志的饮食起居、生活状态和身心健康情况,倾听他们心声,了解他们需求,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付出,并送上节日的问候和慰问品,叮嘱他们保重身体,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安享幸福晚年。随后,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参观,详细了解养老中心的相关情况,为提升为老服务品质、适老化改造提供借鉴,也为老同志了解多样的养老服务方式、类型提供信息参考。
四、老有所医
做好体检组织和走访慰问工作。离退休工作处每年根据校医院安排的离退休职工体检时间,每天按楼号进行了合理安排,及时张贴了体检通知,并通知到人,发放了体检表,对于校外居住的离退休职工及时打电话告知;每天安排专人在抽血现场收表,维护秩序,为老年人做好体检服务,受到广大离退休职工的赞扬和好评。关注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是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我校离退休处通过精神上的慰藉、心理上的沟通疏导等方式关心离退休干部。我们每年有计划地多次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21等医院的专家开展义诊、保健咨询、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为常年居住在异地的离退休干部金友煌、孙黑莉、朱宗俭等老同志报销紧急住院医疗费。疫情期间,全市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如何解决封控期间离退休教职工紧急就医买药、缺菜少粮没电等基本生活问题,成为离退休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离退休处在前期信息摸排的基础上,一是梳理高龄独居空巢离退休教职工名单,组织处内工作人员开展结对帮扶。二是将校友企业捐赠的爱心蔬菜逐户送到生活困难、患病卧床等离退休老同志家中。三是协调校医院每周二、周五上午到坐诊开药,并发布附近药店购药送药二维码,解决了老同志和社区居民常见病诊疗和购药难题。针对患病卧床、行动不便的离退休老同志和家属,反复联系疫情防控办公室,协调医务人员上门混采,确保能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异常情况。
五、老有所学
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老年大学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服务至上的宗旨,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正把老年大学建成了政治活动的中心,传播知识的课堂,文化娱乐的场所,发挥作用的阵地,同组织联系的纽带,老同志的温馨家园。老年大学建设工作不仅得到老同志的赞誉,而且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多年来,我校先后开办了书画班、手工制作班、舞蹈班、声乐班、合唱班、京剧演唱班、老年健美操班、老年太极拳班、太极柔力球班和计算机培训班等,每个班学员都有几十人。2022年十个专业招生305人。其中书法班、模特表演班、声乐班、合唱班、京剧演唱班、老年健美操班,遴选热心于老年教育的高水平、品德好的教师授课,如86岁高龄的王水泉同志堪称教书育人的典范,他与学校的几位老同志一起创办书法班,义务教授20余年,无私奉献,诲人不倦,深受人们爱戴,同时为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弘扬书法艺术魂宝,做出了不懈地努力。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典范。声乐班的许延浪教授,来校教学多年,功底深,勤奋敬业,已成为老年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深受老同志喜爱,年年办班期期爆满,已形成品牌特色。今年根据老同志要求我们又继续开设了绘画班,受到学员们称赞。杨美萍教授多年来义务为合唱团授课,技艺高超,严谨认真,兢兢业业,赢得大家尊重。太极拳班张萍同志又当教师又当家长,既教授学员舞蹈知识,又教授集体主义精神,使太极拳队形成自愿、尊重、团结、快乐的风格,学员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享受到温暖大家庭的氛围,整个集体充满活力团结向上活力。
展望未来,离退休工作处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更美的“夕阳红”画卷正徐徐铺展。